4月17日,在山西晉城澤州縣的劉家川村的一條跨越綠化帶的線路旁,一輛黃色工程車伸出長臂,緩緩將帶電絕緣涂覆機器人及兩名電力工作人員輕輕舉起,帶電絕緣涂覆機器人的試點工作開始忙碌起來。
一直以來,電力維修和巡檢環節都由人力完成,不僅作業效率低、故障發現及時性差,而且容易受到地形、氣候、環境等因素限制,作業既背負巨大工作壓力,也面臨一定的安全風險。
現在開展機器人絕緣涂覆工作,機器人可在裸導線上緩緩向前移動,為裸露導線披上了黑色的“絕緣防護外衣”,可以做到不停電、不更換導線,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配網絕緣改造難度,不僅避免了線路停電,提高供電服務質量,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,節約了人力物力,還使工作效率大幅提升,在分散了工作量的同時,也降低了人身觸電事故發生的風險。
噴涂前后對比圖
帶電絕緣涂覆機器人在電力巡檢、改造方面具有廣泛的輔助價值,通過與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有機結合,既促進了帶電絕緣涂覆機器人運維方式的日益成熟,也推動了我國“智慧電網”建設的全新發展,對電力運維轉型升級起到重要推動作用。